天辰娱乐

  • 我3勇士抢占1座桥,10分钟歼灭印军241人!50年后,仍是经典战例

新闻资讯

你的位置:天辰娱乐 > 新闻资讯 >

我3勇士抢占1座桥,10分钟歼灭印军241人!50年后,仍是经典战例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5:45    点击次数:75

邦迪拉,一个声名赫赫的村庄,属于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南部。多龙桥,是邦迪拉向南三十公里处的一座桥梁。多龙桥战斗,1962年我军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小片段之一。然而,这场仅持续十分钟的战斗,却成为对外反击的经典战例之一,至今为军史专家津津乐道。

1962年11月10日,我陆军11师余致泉师长,率领两个团的兵力,执行对印军的纵深迂回反击。余致泉接到的作战任务,是在主攻发起之前,按规定时间迂回穿插到印军的后方,对印军实施切尾行动。古今中外的战争,无论谁被对手抄了后路,都会遭到致命的打击。

在当地门巴族同胞的带领下,执行切尾任务的11师官兵,踏上了一条极为艰险的道路。说是路,其实并无路,只是一条由北向南的羊肠小道,当地人称这条小道为贝利小道。通过它,11师可以穿插到指定地点。年近五十的余致泉师长拄着一根拐杖,与全师官兵每人负重七十斤,翻山越岭,秘密穿行在原始森林中。七天五夜,行程250公里,11师两个团的官兵历尽险阻,克服困难,神奇般出现在印军的后方。

11月17日晚上21时,我11师官兵截断了印军的邦德公路,提前50分钟完成了“切尾”,抵达指定地点。第二天清晨,11师33团3营攻破印军的邦迪拉主峰阵地。我军犹如神兵天降,出乎敌人的意料。邦迪拉主峰阵地上的印军最高指挥官、王牌旅62旅旅长霍希尔.辛格准将,被我军击毙。

精彩的多龙桥战斗,就发生在这个节骨眼上。

我11师两个团,向南推进,扩大战果。

11月21日上午9点40分,团参谋康德心带一个战士来到多龙桥附近,拿出望远镜察看地形时,忽然发现600多米外的多龙桥上出现了印度兵。二三十个印度兵,慌慌张张地准备逃跑。康参谋心想,这里的印军不能放过,于是就留下身边的战士进行观察,自己跑步回去调兵。

实际上,打到多龙桥附近的官兵只有30个人。距离此地最近的友邻部队,还在三公里之外。康参谋能调来谁呢?这里除了一个营部,只有两个班的战士,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合计30人。

发现敌情,我30名官兵分为四路。

首先,指导员王文保、副连长史洪信、班长冯长喜三个人,携带冲锋枪直奔多龙桥。他们在桥的南端,拦截印军的去路,阻止印军的逃跑。他们三人摘下手表,扔给非战斗人员,悄悄跃进到桥南。

另外,5名战士沿北侧山腰迂回到印军侧后,再派5名战士在运动中侧击,营部所在地的3门火炮和重机枪就地打击敌人。

但在此时,敌人的数量发生了变化。

准备逃跑的印军,是从邦迪拉主峰撤出来的,他们不止二三十人,而是一个营。印军的这个营不是普通的步兵营,而是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。马德拉斯联队,是印军中历史悠久、多民族混编的部队。早在英殖印度初期,马德拉斯人就效力于英军,他们穿着镶有蓝边的红色衣裤,扛着步枪,尚武忠诚,故而被称之为红衣队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马德拉斯联队转战缅甸、意大利和北非战场,因为英勇作战,素有献身精神,因而战绩不俗,之后不断得到扩编。

多龙桥的两端,敌众我寡,我方指战员决心全歼。

王文保、史洪信、冯长喜三位勇士,迅速抢战了多龙桥的南端。多龙桥的南端出现了我方官兵,这让仓皇逃窜中印军大吃一惊。这些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印军士兵,原本以为撤到了安全地带,但没有想到退路已被堵截。

多龙桥上,双方发生了激烈枪战。

战斗是在10时15分打响的。王文保、史洪信、冯长喜,火力封锁多龙桥,正面打击敌人,使印军不能向前。他们三人依托有利地形,歼灭上前夺桥的35名印军士兵。大桥上的印军,见到夺桥无望,纷纷掉头北逃。

向北逃跑的印军,又遭到我预先设定好的5个步兵的打击拦腰打击。在多龙桥的北面东侧,我副班长李开胜等人,对敌开火,迅速击毙10名。

这时,纷纷北逃的印军,又遭绕到侧后的另外我方5个步兵的拦截。这支撤退途中的印军,在我火力压制下,不知虚实,进退两难,索性钻进山林。敌我的枪战持续了十分钟之后,多龙桥一带重新回归平静。

很快,我营部干部贾福宽押着一名俘虏赶到。这名印军俘虏,是前一天在战斗中俘虏的少尉军官。我方干部,请这名少尉俘虏喊话,劝降!使用先前的俘虏来抓俘虏,使我方的战场伤亡降低为零。

随后,藏身于山林中的印军营长,见到突围无望,举起双手前来投降。这名马德拉斯联队的中校营长投降后,其他人也纷纷效仿,举起双手,一个挨一个陆续走出山林,成为了我军的俘虏。

多龙桥战斗结束,我方参战的36名官兵(含非战斗人员),无一阵亡,共歼敌241人。从印军手中缴获到210支枪,子弹14000发,手榴弹84枚,火箭筒2具。二战时期骁勇善战的马德拉斯联队的一个营,竟然这样迅速走向了覆灭之路。当接近200名俘虏整整齐齐地坐在指定地点,接受我方的管束时,这才得知我方虚实,很多俘虏后悔不已,埋头无语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。我方官兵牢牢抓住了这次战机,果敢勇猛的战斗作风成为胜利的保障。但在设伏猛打的同时,我方不打哑巴仗,运用俘虏抓俘虏,取得了极佳的效果。以少胜多的多龙桥战斗被载进了史册,成为反击战中的经典战例之一。几十年过去了,它不时仍被军史专家提及。

马德拉斯联队印军余致泉多龙桥龙桥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相关资讯Related Articles

  • 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

    2025-02-06

    韩庆祥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“两个结合”的重大意义,强调“结合”的结果是互相成就,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,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,让经由“结合”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,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,揭示了“两个结合”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,为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...

  • 全市首个!8大应用场景,苏州打造“人工智能+

    2025-02-02

    1月20日,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《苏州市人工智能+交通运输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明确到2027年,以14815总体思路为指导,实现算力、数据、场景、模型深度融合,即1心聚能,整合利用苏州市交通运输算力资源;4维集萃,构建建设、养护、监管、运行4大数据集;8景生辉,打造人工智能+公路、水运、指挥、执法、物流、轨交、公交、智驾8大示范应用场景;15果盈枝,培育15...

  • 我3勇士抢占1座桥,10分钟歼灭印军241人!50年后,仍是经典

    2024-10-14

    邦迪拉,一个声名赫赫的村庄,属于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南部。多龙桥,是邦迪拉向南三十公里处的一座桥梁。多龙桥战斗,1962年我军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小片段之一。然而,这场仅持续十分钟的战斗,却成为对外反击的经典战例之一,至今为军史专家津津乐道。 1962年11月10日,我陆军11师余致泉师长,率领两个团的兵力,执行对印军的纵深迂回反击。余致泉接到的作战任务,是在主攻发起之前,按规定时间迂回穿插到印军的后方...

  • 库尔德美女政治家被处决,土耳其雇佣军为何这样大胆?

    2024-10-14

    库尔德人分别居住在叙利亚、伊拉克和土耳其三个国家中间,这样的地缘政治,让这个民族注定命运坎坷。 被土耳其雇佣军处决的这名库尔德美女政治家,就是库尔德人命运的真实体现。 10月12日,土耳其的仆从军——东方自由人(Ahrar al-Sharqiya)在卡米什洛和曼比季的M4高速公路上,公然处决了库尔德美女政治家哈芙琳哈菈芙。与哈芙琳哈菈芙同时被处死的,还有她的10名随从。更令人发指的是,哈芙琳生前还...